凝聚共识 创新路径 共建共享!中国与东盟共筑数字教育新未来

2023-09-01 10:15:15 来源:贵阳网

成立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深化中国和东盟各国数字教育领域合作研究;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围绕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政策沟通和实践探索开展研讨;举办中国-东盟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论坛,探讨教育领域在信息社会和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趋势下,如何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平台,开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海上丝绸之路”……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以数字教育为主题的成果展、论坛、研讨会陆续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为数字教育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开启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新领域。


【资料图】

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变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了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教育的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也在发生巨变,科技与教育呈现出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变革特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重塑教育形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

2022年举行的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指出,全球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和学习危机,迫切需要教育变革,必须充分发掘数字革命力量,确保将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作为一项共同利益提供给所有人,以应对数字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发展成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解决社会发展与人才供需矛盾、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新要求。”8月28日,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华在中国-东盟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论坛上说。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强大而普惠的工具,在不断推动着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既为教育突破传统的局限性、创造数字教育新形态、创新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也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教育事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教育事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广阔平台。

8月29日,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在首届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发言时表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国推动教育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各国都致力于通过数字化促进国民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数字教育是积极适应和有效引领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代表着人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数字教育相关论坛的举办,嘉宾们积极献言、坦诚献策,凝聚数字教育发展共识:教育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

数字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教育是更为公平包容、优质高效、个性智慧的教育。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在中国-东盟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论坛上提出,要从建设教育强国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价值。据了解,教育强国指数包括四个维度:机会公平、质量水平、服务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夏娟认为,教育数字化与教育强国指数的四个维度全部具有正相关关系。

数字技术弥合数字鸿沟。教育的数字化可以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多的受教育人群,从而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新加坡教育部规划司统筹司长林威廉在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上就表示,弥合数字鸿沟,对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至关重要,它使得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教育机会。

而数字化本身既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同时又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助力。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上,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庆华肯定了数字化所带来的发展成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业,通过数字教育挖掘学生的行为数据,实现个性化大学,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泛在化、终身化的全面学习体系;促进教师教学改革,通过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工具,助力教师减负增效,以直观生动的新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改变学校制度体系,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做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提升了社会决策、科学决策的效率;改变了教育生态,让人们可以共同构筑线上线下一体、虚实交互交融的未来教学新产品。

数字化还可使教育服务能力倍增。截至今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浏览量达260亿次,访客量超19.2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育数字化代表着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它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密集交汇点,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应有之义,它带来了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将成为驱动教育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发动机’。”夏娟说。

数字教育开拓国际合作新空间

中国与东盟数字教育合作是中国全面推进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指出,数字教育为教育的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渠道,创造了更多可能。

为加强教育强国建设,深化数字教育领域合作研究,促进中国和东盟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29日,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成立,首批申请加入联盟的单位将近60家。联盟将在加强数字教育领域合作研究、构建数字教育合作网络,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区域内数字教育标准制定,完善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教育能力建设,加快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等领域,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开展高质量合作,发展全面、务实、包容的高质量教育合作伙伴关系。

为推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线合作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贵州抢抓中国、东盟数字教育合作先机,依托本省大数据发展优势,打造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平台,开辟教育交流国际合作新空间。

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主题展亮相。平台借助中国移动5G云网和信息技术优势,运用虚拟现实、实时视频直播、AI语音翻译等前沿技术,已实现高质量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多模式多语种在线教学、线上一站式信息服务等新体验。目前已支持东盟11国访问,62所院校(海外院校3所,国内院校59所)入驻平台,9300余师生注册使用。

“希望通过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助力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范式创新,促进科技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发展。”王启明说。

记者 刘传海 丁明雪/文 周永/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