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磷酸锂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3

2023-08-31 12:16:54 来源:互联网

六氟磷酸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六氟磷酸锂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LiPF6,白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还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类等有机溶剂,是电解液成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到电解液总成本的43%。

六氟磷酸锂制备在原材料、纯度控制、生产设备、生产环境、运输过程等有着极高的要求,作为技术难度高、污染高、危险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周期长、初始投资大,获得审批周期也较长。六氟磷酸锂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构成。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材料也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不仅在生产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进行了配套设备结构及材料优化,拥有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资料图片)

在需求端,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特别是中国市场销量倍增,且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3C端需求回暖;供给方面,六氟磷酸锂价格回调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不盈利甚至出现亏损,供需失衡同时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此轮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六氟磷酸锂制备在原材料、纯度控制、生产设备、生产环境、运输过程等有着极高的要求,作为技术难度高、污染高、危险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周期长、初始投资大,获得审批周期也较长。六氟磷酸锂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构成。随着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已有不少企业纷纷入局开始投建六氟磷酸锂,但目前整体来看,六氟磷酸锂行业产能仍相对集中,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市场竞争的焦点逐步转移到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产品成本低、质量水平高、客户资源优的企业仍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随着手机、数码相机、PDA和便携摄像机等消费和移动电子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广阔前景,锂离子电池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六氟磷酸锂拓展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六氟磷酸锂技术逐渐成熟,产能、产量增加,价格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六氟磷酸锂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净出口将快速增长。随着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扩张,预计未来六氟磷酸锂进口量或将逐渐下降。

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材料也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不仅在生产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还进行了配套设备结构及材料优化,拥有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数年间打破了美、日、韩等国外企业对六氟磷酸锂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使得六氟磷酸锂的产品价格迅速下降,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产品质量可与国外产品相媲美。

电解液行业发展概况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电解液、隔膜、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构成,作为锂电池制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电解液是锂离子迁移和电荷传递的介质,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的载体,在充放电过程中运送锂离子,因此需要具有极大的离子导电率以及极小的电子导电率。锂电池电解液一般是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必要的添加剂等主要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某一特定的比例配置而成,是锂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对于锂盐、溶剂、添加剂的纯度、水分和酸含量等要求较高,原料提纯和环境控制成为电解液生产过程的难点之一。

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副反应会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而循环稳定性与电池在充放电循环的容量保持率直接相关。因此若要在多次充放电循环中保证较好的容量保持率,需要通过加入添加剂等方式对电解液进行改进。电解液在锂电池中成本占比较低,但是对其性能影响重大,电解液在正负极中间起到传导锂离子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锂电池的高电压特性、充放电倍率、循环寿命、安全性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六氟磷酸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电解液指标包括电导率、分解电压、可使用温度范围、安全性等,高电导率的电解液可以使其迅速地传导锂离子提高充放电效率,带来较好的充放电性能;高分解电压的电解液可配合高工作电压正极材料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可使用温度范围宽的电解液保障锂离子电池在高、低温度下的工作性能;电解液的易燃性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主要问题,安全性好的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关键。

我国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经历了进口依赖、国产替代和国际化三个阶段,经过不断的发展,中国企业生产的锂电池电解液性能逐步提升,获得了业内的普遍认可,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并逐渐走向国际。电解液产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针对客户需求调制的配方以及改善性能的添加剂,特别是随着电池厂对安全性、充放电倍率、循环寿命、高电压特性等性能要求的提升,所需的配方复杂性以及与之适配的添加剂多样性将逐步提升。添加剂和配方是针对客户提出的具体需求,并且适配电池其他材料来开发的,因此要求研发者对电池材料体系理解比较深。同时,新型添加剂以及配方的研发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尤其是新型添加剂不仅制备合成环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试验提纯环节也会产生较高的试剂成本、时间成本,提纯难度较高,因此新添加剂的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锂离子电池自上世纪90年代实现产业化以来,以其高能量密度的突出优势快速蚕食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的市场,产业规模迅速膨胀。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材料之一,早期仅有宇部兴产、三菱化学等少数国外企业能够生产。

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我国锂离子电池企业,初期完全依赖于进口电解液,价格昂贵、交货周期长等弊病非常不利于新兴锂电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内锂电池产业的成熟,国产锂电池电解液从2002年左右开始进入市场,电解液售价迅速下降,开始逐步取代进口电解液并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经过多年发展电解液国产化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实现了进口替代,同时不断加快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201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首次突破一半,达到了51.7%。

锂电池、六氟磷酸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全球锂电池电解液的发展深受锂电池产业发展影响,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国、日本、韩国等主要锂电池生产国家以及德国、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国家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锂电池产量增速有所减缓,继而影响电解液的市场需求,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经济的不断复苏,锂电池电解液需求量有望在2025年突破200万吨。

氟化工行业中,虽然传统产品同比降幅明显,但高端产品需求增长保持了强劲势头。尤其是六氟磷酸锂产销继续保持良好态势。随着未来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扩张,六氟磷酸锂望迎来持续爆发。未来其它的新型锂盐有望取代六氟磷酸锂。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六氟磷酸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