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南通一女子险些被骗上百万!

2023-08-12 18:13:18 来源:腾讯网

支付宝和微信的“百万保障”功能是

免费的

但是


(资料图)

近期有不法分子

以“百万保障”业务已到期

需要缴费续保或关闭扣费为幌子

在精心编制套路后

对用户实施诈骗

最近这段时间

我们南通已经发生了多起

以“关闭百万保障业务”为由头

实施诈骗的案件

↓↓↓

7月21日,南通的张阿姨就因此被骗4万多元;

7月22日,海安南莫镇的姜女士被骗了5万元

此前

我们也报道过此类的案件

↓↓↓

请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

8月9日

如皋杨女士的家人

就差点被骗走上百万元

↓↓↓

8月9日

杨女士匆忙来到了如皋皋南派出所求助

她的妈妈遇到一个骗局

如皋市民 杨女士

骗子跟她说,你有一个保护微信零钱不会被盗走的百万保险。跟她说这个保险到期了, 之前是免费的,现在要续费,续费的费用是一个月一千八百块钱,要连续续费三年,今天晚上十二点要开始扣费。骗子还发来一个保单,上面有她的名字和电话号码,然后我母亲就跟他说要取消这个保险 。

紧接着

骗子就以取消保险为名

忽悠杨女士的妈妈

提供一些身份信息

并且按照指示在手机上进行操作

如皋市民 杨女士让我母亲下载QQ组建群聊,结果我母亲不会使用QQ ,接下来就让她下载一个会议聊天室,这个会议聊天室是可以共享屏幕的,然后指导她怎么去操作一些流程。

但是杨女士的妈妈

操作手机不熟练

就到处找人询问

杨女士知道后这件事后感觉不对劲

如皋市民 杨女士:当时让我联想到派出所民警之前跟我们宣传的反诈知识。他讲的诈骗套路就跟我妈这件事很相像,然后第一时间就去确认这个保单是不是正确的,他说是中国人保的保险, 我就带我妈去了中国人保公司,工作人员说这个保单是假的。

此时

杨女士的妈妈

已经向诈骗分子提供了银行卡号

母女俩一下子慌了神

如皋市民 杨女士:我母亲已经操作到绑定银行卡这一步了,就很着急啊,怕卡里的钱被别人转走了。民警告诉我们,让我们去银行看看有没有扣款记录,或者有没有订购一些自动扣款的项目。

所幸

诈骗分子的诡计最终没有得逞

杨女士的妈妈半辈子的积蓄保住了

“百万保障”诈骗套路拆解

01

“百万保障”到底是什么?

“百万保障”是指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期间,发生账户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按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的安全保障。

骗子为了获取信任

会引导受害人打开微信“百万保障”

发现确实在保障中

02

“百万保障”需要付费吗?

当用户注册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时,将自动免费开启“百万保障”,此保障为APP自带安全设置,完全免费,不会“到期”或者“过期”,不会要求“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

诈骗套路解析

01

冒充客服来电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信息并致电,谎称自己“百万保障”保险业务客服,以受害人购买商品时点击了“百万保障”需要取消,或者已到期需要续保等为由,引导其点开“百万保障”页面。

02

引起恐慌

谎称受害人已经开通“百万保障”服务,每月要扣费数百至数千元,引发受害人恐慌。

03

诱导下载录屏软件

骗子告诉受害人,可以将微信、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中的存款转出,避免微信、支付宝扣款,同时引导受害人下载录屏软件。

04

开启屏幕共享,转走钱款

利用受害人下载的录屏软件,诱骗受害人将钱款转至“安全账户”,或通过“屏幕共享”窃取受害人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将受害人卡中资金转走。

如皋市公安局皋南派出所民警 谢龙杰

这是一种新型诈骗形式,如果当事人按照骗子的步骤进行操作的话, 那么她卡里的的近一百万元就要转入骗子的指定账户,这笔钱肯定是追不回来的。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只要我们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网络诈骗其实并不难预防。

来源:城市日历、南通反诈

记者:吴佳笑、孙超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标签: